【這些人都不是你的保母】
(摘)我們當然必須檢討社會結構性制度的缺陷,為何讓父母善盡責任時遭遇困難而執行不易,但是這並不代表父母可以忽略自身的責任而直接歸咎於他人或制度上。制度的設計絕對無法滿足每一個人的需求或是特殊情境,因此父母的責任就在於補足因『個體獨特性』而產生的需求,而不是一昧要求他人以自身需要為中心思考。
我也曾是職業婦女,蠟燭兩頭燒。
我也想要有"me time",因此每年費心安排和老公單獨旅遊一次。
我不是完全犧牲奉獻的苦情女,但是我知道什麼事情絕不能妥協,什麼事情可以晚點再做甚至毫不在意。
我覺得台灣的政策制度有很大的改善空間,但是我們必須把公私領域分得清楚。
我們可以要求有臨時保母的制度,並普及到大多數人都能負擔得起,但是那並不代表在這之前,其他公共場合的任何大人,都應該是你家的保母。
暑假將近,如果你也看到類似文中便宜行事的父母,請勇敢地站出來說句話,否則無限上綱的講求服務態度和似是而非的濫情理盲,最終只會模糊焦點,誰也快樂不起來。